English

读书融入休闲中

2000-08-08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黄越 本报记者 丰捷 我有话说

●国图:日接待1万多人;首图:阅览室日客流量为平时的两倍;区级图书馆:开门前就有不少人排队等候,开门后不到一小时就全满了

●一家三口齐聚图书馆,新型消暑纳凉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家庭所接受

●活到老,学到老,思想得跟得上时代

红墙碧瓦,松柏怡然。首都图书馆雕梁画栋的阅览室飘逸着淡淡书香。人们三三两两地走进这座透着几分神圣而静谧的殿堂,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进了知识的海洋,把汲取文化营养融进了假日休闲中。

坐落于北京雍和宫西面的首都图书馆由于环境优美而备受读者青睐,清新典雅的古典建筑配上绿树池塘,确是读书的绝佳境地。树荫下坐着专心致致的读书人,其中一位告诉记者,她每天下了班后都来这里看书,这儿环境好,又安静,看上一本好书,一天的工作疲劳一扫而光,人特充实。拥有200个座位的阅览室里只有零星几个位子空着,记者发现,这里多数是学生。据管理人员介绍,暑期阅览室一天的客流量在400人左右,是平时的两倍,其中许多是学生。小说,计算机和考研类书籍很受欢迎,被翻阅的次数也最多。

8月5日下午近5点,记者走入国家图书馆,显然,门前进出的人数丝毫没有减少。据国图有关人士介绍,为了适应暑期借阅高峰,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,国图已将闭馆时间延迟到晚上9点,并开设了一部分夜馆,但依然无法彻底缓解因读者骤增而造成的诸多方面的紧张状况。记者看到,二楼办证处人头攒动,被围了个水泄不通。一位正在填写表格的学生说,他的不少同学都在这里办了证,暑假功课少,来这里看看书,一方面让自己放松放松,一方面可以给大脑充充电,学习休闲两不误,何乐而不为?据工作人员透露,暑期平均每天的客流量是1万多人,晚上一家三口齐来看书的情况也不在少数,这种新型的消暑纳凉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家庭所接受。

区级图书馆由于靠近居民区,交通方便,也广受老百姓的欢迎。在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专门设立的少儿暑期图书馆中,记者看到或坐、或站或者干脆趴着的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在看书。一位刚送孩子来的母亲说:“孩子喜欢来这里看书,每个星期都送他来,他看他的书,我就去楼上阅览室看我的书。”据工作人员反映,暑期一到,来图书馆的孩子是过去的一倍,童话和卡通是最受欢迎的读物,有的孩子一看就是一天。读书成为他们假期里最主要的活动。在其他几个阅览室,记者看到的几乎都是“满座”现象。一位工作人员兴奋地说,每天开门前就有不少人排队等候,开门后不到一小时就全满了,还经常会有人在外面等空位。一个阅览室一天就有1000多人,是平时的3倍。一位学生说“每次离开的时候,都感觉自己特别充实,而且读书本身也是一种放松。”“危机意识”也成为很多人重新走入图书馆的重要原因,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谁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谁就是强者。一位长者说得好,“活到老,学到老,虽说年纪大了,但思想可得跟得上时代。”

著名美学与当代文化专家潘知常教授指出,知识型创业者成功的经历说明,我们面临着一个“知识+人才”的时代,中国在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,知识本身就具有了价值,而书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,虽然电视也有一定的宣传教化功能,但目前依然以娱乐为主导,所以重新回到图书馆是新时代呼唤知识的必然产物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